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维码
220
发表时间:2019-01-13 08:12 腊八节 俗称“腊八”, 汉族传统节日, 民间流传着吃“腊八粥”, 泡腊八蒜(有的地方是“腊八饭”)的风俗。 在河南等地,腊八粥又称“大家饭”, 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。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、 感谢祖先和神灵 (包括门神、户神、宅神、灶神、井神) 的祭祀仪式, 夏代称腊日为“嘉平”, 商代为“清祀”, 周代为“大蜡”; 因在十二月举行, 故称该月为腊月, 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。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。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, 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, 后来东汉佛教传入, 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。 “腊” 的含义有三: 一曰 “腊者,接也”, 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; 二曰 “腊者同猎”, 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, “腊”从“肉”旁,就是用肉“冬祭”; 三曰 “腊者,逐疫迎春”。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, 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, 日期为腊月初八, 古代称为“腊日”, 俗称“腊八节”。 “腊八”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。 在中国江南、东北、西北广大地区仍保留此习俗, 中国南方地区已偏少, 台湾等地则几乎没有。 腊八粥各食材的寓意 传统的甜吃腊八粥的做法: 作法一: 材料:糯米100克、小红豆100克、葡萄干、花生仁、莲子、红枣、桂圆干、松子各50克、砂糖300克 1、糯米洗净,浸泡一个晚上,小红豆洗净,浸泡约4小时。 2、小红豆、莲子、花生仁放入锅内加水,煮到七分熟加入糯米,再加入红枣、桂圆干,要用调羹不停的搅动,熟时再拌入松子、葡萄干及砂糖300克即可。 以前的人们,在每年腊月初七的晚上,就开始忙碌,洗米、泡果、拨皮、去核、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,再用微火炖,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,腊八粥才算熬好了。 上一篇节气养生之大寒
下一篇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
文章分类:
新闻动态
|